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

時間: 忠文943 分享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

  汪老的散文沒有結(jié)構(gòu)的苦心經(jīng)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篇一

  在讀《汪曾祺散文》之前,汪曾祺這個名字,我是知道的,但僅知道他是個作家。估計是在《讀者》《小說選刊》等雜志上讀到過他的文章,至于寫了些什么,不是很有印象了。

  2015年寒假,我讀完了《汪曾祺》散文,通過他的文字,對汪老有了一個較全面、較細致的了解。

  汪老出生于江蘇高郵城鎮(zhèn)一個舊式地主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傳統(tǒng)教育和藝術(shù)的熏陶,在藝術(shù)上給予汪老啟蒙和熏陶的,是他的“絕頂聰明”的父親:是畫家,會擺弄、改良各種樂器,會養(yǎng)蟋蟀、金鈴子,養(yǎng)花,會給孩子們制作各種精巧美觀的玩具;在學業(yè)和為人處事上給予汪老深遠影響的,也是他的兄弟般的父親:關(guān)心學業(yè)但不強求,培養(yǎng)愛好但不強迫,汪老小時候的繪畫、書法、作文,均受到父親的影響和啟發(fā)。

  作家汪曾祺

  汪老的散文沒有結(jié)構(gòu)的苦心經(jīng)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xiāng)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他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品讀汪老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淡泊名利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就是對于自己當年被劃為“右派”的經(jīng)歷,他也是如談別人的事一般,娓娓道來。讀著讀著,你會一廂情愿地認為:汪老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我喜歡他的作品,當然也喜歡他的人了。讀著讀著,你會看到一個博學多識,情趣廣泛的老人,正把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一一細數(shù)。喜歡他的一組寫人的文章,推薦大家走近汪老筆下的金岳霖、老舍、趙樹理,《地質(zhì)系同學》《吳大和尚和七拳板半》等也很值得一讀。喜歡聽他講在云南求學時的經(jīng)歷:《泡茶館》《跑警報》。喜歡他回憶故鄉(xiāng)人事的文章:《花園》《多年父子成兄弟》《自報家門》。喜歡讀他的北京生活、工作:《國子監(jiān)》《胡同文化》《午門回憶》。

  (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汪老不僅僅是散文家、更是小說家、劇作家,著名的京劇《沙家浜》的劇本,他就是主要編者之一。他的小說作品中赫然有《異稟》,隱約記得這是我多年前讀過的印象比較深的一篇小說。)

  戲劇家汪曾祺

  汪老年幼時對唱戲就很感興趣,在云南大學經(jīng)常參加晚翠園曲會,和昆曲愛好者們做“同期”。這對他后來在北京京劇院的編輯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他對北京京劇院的“五大頭牌”——馬譚張裘趙的四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各自的藝術(shù)特色,進行了中肯到位且獨特的評價,不是一個熱愛京劇、觀察入微的人,是寫不出如此傳神的文字的。讀到這樣的文字,對于年幼時曾經(jīng)搬著小板凳趕村上的草臺班,看錫劇、越劇的我來說,真是過癮啊!于是我固執(zhí)地認為,在唱戲方面,汪老絕對是有一把好嗓子的。

  旅行家汪曾祺

  汪老出生于江南水鄉(xiāng),大學就讀于云南,后又居于北京。由于工作需要,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新疆的南山塔松、天池雪水、天山、伊利河、果子溝、葡萄溝,湖南的桃花源、岳陽樓,山東泰山的云霧、石刻、擔山人,云南的各種花木……一一入文,讀來如神游祖國山河,領(lǐng)略各地風俗人情。尤其推薦閱讀《草木春秋》、《昆明的雨》、《湘行二記》。

  美食家汪曾祺

  誰說汪老這樣的文人雅士就應該粗茶淡飯,甚至不食人間煙火?民以食為天,汪老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吃,一路寫,有名的、無名的,酸甜苦辣咸,甚至臭,皆入口、入文。讀來讓我這個吃貨垂涎欲滴。推薦閱讀《肉食者不鄙》《魚我所欲也》《昆明菜》《四方食事》。汪老不僅僅是愛吃、能吃、會吃,自己也會烹飪美食,閑來喜歡自己買菜做菜,和家人一起品嘗,也喜歡親自下廚做小菜一二,招待貴賓或老友。汪老對吃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品味、寫文,他是把吃當作文化來研究的,有《宋朝人的吃喝》《吃食和文學》等為證。在《故鄉(xiāng)的食物》《故鄉(xiāng)的野菜》中,汪老介紹了家鄉(xiāng)的食物:炒米、高郵咸蛋、咸菜茨菰湯、螺螄、蜆子、昂嗤魚、鵪鶉、枸杞頭、蔞蒿、薺菜、馬蘭頭……這些也都是我熟悉的江南特有的食物。

  關(guān)于書畫家汪曾祺,就不一一贅述了,網(wǎng)上有很多他的書畫作品。只談一點,他喜歡楊凝式的《韭花帖》,撰文暢談這本名帖的來歷,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喜歡汪老和他的文字,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因為汪老曾就讀于江陰南菁中學。在他的散文中,寫到了江陰的河豚魚,寫到了他念念不忘的、終身難忘的江陰壽山(中山)公園正對面的一家水果店。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好像是有這么一家。難道歷史如此悠久,在汪老的高中時代就存在了?此文不長,名《水果店》,特摘錄下來: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一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一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美。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一陣一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么香,一種長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后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汪老真是率真又可愛!當年,他是不是進去這家水果店為心愛的姑娘買過水果?當年,他是不是和她一起嗅著陣陣果香,流連于壽山(中山)公園?

  汪老的文字真是樸實無華而回味無窮!這就是借物抒情?更確切地說,是借香抒情?讓我仔細回憶自己什么時候吃過的什么食物,什么時候看過的什么風景,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回味的,也來試著寫一寫這樣的小短文。

  讀完了汪老的散文,接下來,我要讀讀他的小說了。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篇二

  “把感情放在一粒塵埃上。”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我合上書的心情,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了。潔白的封面略是一點粗糙,點點紅粉染綴其中一角,幾根粗細不一的黑色水墨枝條穿插其間,輕輕撫摸,仿佛梅香已然。

  我們說,散文,有松散的形式汪曾祺散文讀后感汪曾祺散文讀后感。那我想,汪先生的散文可謂是真的“直而不野,婉轉(zhuǎn)附物”,文字質(zhì)樸平淡,仿佛只是在娓娓道來,道家常,講故事。從書畫到文學,從文學再到戲曲,更有從美食到花木果蔬,還有家鄉(xiāng)與那所南菁中學。生活的一切,其實不過為這些微小細膩的事物而構(gòu)造的。“夜深聞私語,月落如金盆。”就像張愛玲的一篇《私語》一般——你聽我說,我把我的故事,一一道來。

  在《葡萄月令》里,有一句話特別迷人:“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我未曾見過梨花,也不曾看過蘋果花的風采,但讀了這一句,我卻猶如嗅到花香,看到了花,她們或許開在低矮的枝頭,展開潔白的花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的這句詩早被我們吟誦了千百遍,而將梨花的瓣子比作是月亮,一點點彎細玲瓏,固然妙意只增不減。那種美感在不經(jīng)意間就悄悄墜入我目簾,而汪先生又并未寫下太多艷麗的辭藻都大說一通,這種微妙的感覺實在是讓我困惑。

  花,是一滴墨,當你蘸上清淡的水,當?shù)娜蝗诤希楦袨R落宣紙上,才能慢慢渲染彌漫開來。

  而在《夏天》中,又好似是花園中百花起舞,各種花朵都不過輕寫一個短句:“夏天的花里最為幽靜的是珠蘭。”“牽?;ǘ堂?。早晨沾露才開,午時即已萎謝。”“秋葵也命薄。瓣淡黃,白心,心外有紫暈。風吹薄瓣,楚楚可憐。”好像在文字中,花兒們都換上裙裝化為豆蔻女子,各自有自己的性格與宿命,卻又各不相爭,演繹自然和諧之樂。每一朵花兒,每一顆露珠都被賦予了生命,在平白輕述的文字跳躍。是那樣的細微,卻又那樣的纏人。不是豪放,也不是艷麗而是情感的繾綣將美麗壓成一張張紙。撫摸書頁,仿佛仍有余香。

  生活賦予我們什么?一頓食物,一場天氣,一次旅行?我們總說,要用心體驗生活,要細細觀察,多多思考。從不凡歸屬平淡,從浩蕩終歸細節(jié)。或許生活不過是一片花瓣一個枕頭,一支筆,一張紙,寫下我們的故事,寫下我們微弱的感觸。

  我愿執(zhí)筆輕描,從細節(jié)看生活。

  汪曾祺散文讀后感篇三

  周六,我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微信:“在家傻待,誰約我”結(jié)果本來在和同學約會的女兒放棄約會,給我回了條微信:“我約你”就和女兒來到東方廣場。來到東方書城一個新開的書吧。買了杯飲料開始了我們的周末約會。當時女兒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說:“我喜歡看汪曾祺的散文”,“為甚”?女兒說:“他有幾本是全是寫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兒是個吃貨。順著女兒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看起來。

  看了幾頁就吸引了我, 他的文字里透著濃濃的“中國味”不乏味,且蘊含著民主心靈和性靈的美質(zhì)。 卻又淡淡的,時而把帶進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時而把我?guī)Щ亓送暝鹿庀聥寢屧诖髽涞紫陆o我們講述那些年她做過的“牛鬼蛇神”;時而又把我?guī)нM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大川南北的中國民間美食景象汪曾祺散文讀后感高三作文。看他書令你身在煩囂的鬧市卻猶如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 其實我也挺喜歡這樣寫作風格。我自己一直也有像他這樣寫寫自己的生活,寫寫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見所聞。但當我看到同事們在博客上寫的都是專業(yè)的,高水平的大作,總覺得自己的文章不適合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不敢在這大雅之堂丟人,但為了 ——你懂的。

  表面上看這書其實是一本茶余飯后的消遣書籍,但慢慢品味卻也從中得到人生的感悟。書中我感受到了 他從容,他淡然,他身處逆境卻不以為苦,他達觀瀟灑,隨遇而安! 其中我最喜歡他的這一段:

  “ 丁玲同志曾說她從被劃為右派到北大荒勞動,是”逆來順受“。我覺得這太苦澀了,”隨遇而安“,更輕松一些。”遇“,當然是不順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著呢?既已如此,何不想開些。如北京人所說:”哄自己玩兒“。當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隨遇而安不是一種好的心態(tài),這對民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是會產(chǎn)生消極作用的。這種心態(tài)的產(chǎn)生,有歷史的原因(如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本人氣質(zhì)的原因(我就不是具有抗爭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觀,是”遇“,是環(huán)境的,生活的,尤其是政治環(huán)境的原因。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經(jīng)死掉的,大多數(shù)都還在努力地工作。他們的工作的動力,一是要實證自己的價值。人活著,總得做一點事。二是對生我養(yǎng)我的故國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復對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輕信,恢復年輕時的天真的熱情,恐怕是很難了。他們對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對現(xiàn)實多多少少是疏離的。受過傷的心總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

  所以說 做人一門學問, 做事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 看了這本書似乎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書,天已黑了,找吃的,謝謝女兒給了我一個充實的周末!

看了汪曾祺散文讀后感_讀汪曾祺散文有感的人還看了:

1.汪曾祺散文選讀后感6篇

2.汪曾祺經(jīng)典散文選讀后感3篇

3.汪曾祺散文集讀后感3篇

4.汪曾祺散文讀后感

5.汪曾祺散文讀后感600字

251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