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在線閱讀>讀后感>

《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

時間: 木蘭832 分享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寫的一本經(jīng)典的心理學課本,全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與人們?nèi)粘I畹年P系。你想處理好日常生活中的關系,那么就主動學一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僅供參考!

  《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篇一

  1.自尊和自我表現(xiàn)

  某些人有著消極的自我概念。我們也稱之為低自尊。一個人的自尊(self esteem)是對自我的概括性評價。

  當你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時,你也許會采取自我妨礙(self handicapping),你在故意破壞你的任務完成。

  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和自我表現(xiàn)有關。當人們知道結果要公開的話,采取自我妨礙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2.利他主義(altraism)---個體在做這種親社會行為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個人安全和利益。

  利他行為產(chǎn)生的根源

  生死情景下的選擇:親緣關系效應

  互惠性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人們之所以做出利他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是希望其他人也對自己做出利他性行為。

  利他主義為什么依然是人類基因組的一部分,做出了另一個解釋:女性相信那些有著明顯利他主義傾向的男性會是好父親

  注:利他主義:一種有益于他人的行為/ 自我主義:一種絕對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親社會行為/ 集體主義:一種有益于某以特定群體的親社會行為/ 規(guī)則主義:一種支持道德原則的親社會行為

  3.親社會行為的情境效應

  旁觀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人們想幫助處于麻煩的陌生人的意愿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當有不止一個人能夠在緊急事件中幫忙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會假設其他人或應該幫忙---于是他們自己就會退縮或者不幫忙

  不介入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責任的分散

  《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篇二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的研究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重要的范疇,它們通常是依次發(fā)生的:形成想法(發(fā)現(xiàn))然后去檢驗它(驗證)。發(fā)現(xiàn)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的開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觀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識,人們形成一個新的觀點或者對于某種現(xiàn)象形成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方法。

  一般來講,心理學理論試圖揭示大腦、心理、行為和環(huán)境的功能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聯(lián)系的。理論(theory)是一個組織起來的概念集合,可以用來解釋一種現(xiàn)象或一系列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心理學理論有一個一般的核心,即決定論(determinism)的假設。這一假設認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結果,或者說是由其所決定的。

  假設(hypothesis)是對原因和結果關系的試探性的、可以檢驗的闡述。一般而言,假設總是被描述為“如果……那么……”的形式。研究就是用來驗證“如果”和“那么”之間的聯(lián)系。

  驗證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證據(jù)拿來驗證假設的研究階段。

  科學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過將錯誤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 歸納等方法來收集和解釋證據(jù)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觀察者偏見(observer bias)是由于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致的錯誤。

  為了使觀察者誤差降到最小,研究者依賴于標準化和操作性定義。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意味著在數(shù)據(jù)的收集 階段使用統(tǒng)一的、一致的程序。

  對概念含義進行標準化的策略我們稱之為操作化。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測量它或決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來界定的一個概念,在一個實驗內(nèi)使含義標準化。一個實驗內(nèi)的所有變量必須給予操作性定義。變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質(zhì)上變化的因素。在實驗中,其值相對于情境中的其他變量而言獨立自由變化的刺激條件被稱為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個或更多自變量變動的結果的變量被稱為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他們依賴于刺激條件的變化。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s):操作一個自變量來觀察其在因變量上產(chǎn)生的效果。這種方法的目的在于明確一種強烈的因果關系,即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有影響。

  期望效應(expectancy effects):當研究者或觀察者向被試暗示他所預期發(fā)現(xiàn)的行為,并因此引導出期望的反應時,發(fā)生。真正誘發(fā)所觀察到反應的是實驗者的預期,而不是自變量。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s):來源于醫(yī)學中的一種現(xiàn)象。當病人接受了化學上無效的藥物或無針對性的治療后,個體對于治療會產(chǎn)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導致的健康的增強。在心理學研究中,當行為反應受到個人對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預期的影響,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產(chǎn)生某種反應程序的影響時,發(fā)生。

  研究策略被稱為控制策略(control procedures):力圖使所有變量和條件(除了那些與被驗證的假設相關的)保持恒定的方法。

  雙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通過保證實驗助手和被試都不知道哪一名被試進行了哪項處理來消除偏見。

  安慰劑控制(placebo control):研究者通常引入一個不進行任何處理的實驗條件。以使實驗者確保他們正在進行恰當?shù)谋容^。

  被試間設計(between-subjects designs):被試被隨機地分配到實驗條件(接受一個或多個實驗處理)和控制條件(不接受實驗處理)下,來接受不同的程序。隨機的安排是研究者力圖消除在被試中和個體差異有關的混淆變量的主要步驟之一。

  從樣本(sample)來估計總體(population)。

  如果一個樣本在諸如男女性別、種族等方面的分布都與總體的特征非常匹配,這個樣本就是總體中的一個代表性樣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試內(nèi)設計(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個被試作為他自己的參照。如,開始進行實驗處理前被試的行為與處理后的行為作比較。

  A-B-A設計(A-B-A design):被試先經(jīng)歷基線情境(A),然后進行實驗處理(B),最后再回到基線(A)。

  相關法(correlation methods):當力圖決定兩個變量、特質(zhì)或者屬性關聯(lián)到什么程度時,采用這種方法進行研究。

  相關系數(shù)(correlation coefficient)(γ)的統(tǒng)計量。這個值的變化:

  +1.0

  0.0

  -1.0

  完全的正相關-根本沒有相關-完全的負相關

  高的相關只是表明兩列數(shù)據(jù)以一種系統(tǒng)的方式建立了聯(lián)系,相關并不意味著一個事件可以導致另一個事件的發(fā)生,相關并不意味著因果關系。

  心理測量的目標是產(chǎn)生可信和有效的發(fā)現(xiàn)。信度(reliability)指心理測試或?qū)嶒炑芯康玫降男袨閿?shù)據(jù)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結果具有可信性指在相似的測驗條件下該結果具有可重復性。效度(validity)指研究或測驗得到的信息精確地測量了研究者想要測量的心理變量或品質(zhì)。一個有效的實驗意味著研究者能把研究結果概括到更大的范圍。

  自我報告法(self-report measures)是口頭報告(寫或說)研究者提出的問題。研究者設計可信的方法量化這些自我報告,這使他們能對不同個體的反應進行有意義的比較。自我報告包括問卷法和訪談法。

  行為測量(behavioral measures)是研究外顯行為和可觀察、可記錄的反應的方法。

  行為測量法,如直接觀察或自然情境觀察。

  觀察或者集中在行為的過程或者集中在行為的結果。

  《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篇三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寫的一本經(jīng)典的心理學課本,全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與人們?nèi)粘I畹年P系。

  心理學所涉及的方面滲透于各個領域。例如,人在獨處和在群體中的行為為什么不一樣?人在杜會環(huán)境中的行為為什么會千差萬別?受哪些因素影響?這些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人的這些心理與行為是怎么隨著年齡增長而發(fā)展的?其中哪些受環(huán)境影響,哪些由先天遺傳決定?這些是發(fā)展心理學要探討的。在這些心理與行為的發(fā)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規(guī)律促進和改善人的發(fā)展?人們怎樣才能學習、記憶得更有效?這些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人在工作中和家庭中的行為為什么不一樣?工作是為了什么?領導是怎么起作用的?怎樣使員工更努力地工作?這些是組織管理心理學要研究的。今天的工業(yè)設計如何使人更舒適更有效?從儀器儀表到工作環(huán)境怎樣設計才能使人的疲勞或傷害減到最小,效率達到最高?這些是工程心理學、勞動心理學關心的話題。1以上的一段話只是提到了心理學與生活的一些方面,在《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中,作者詮釋了心理學與生活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我們都不知不覺的在和心理學打交道,比如怎么樣才能更好的學習好,這是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怎么樣才能更好的達到管理的有效性,這是關于管理心理學的內(nèi)容;怎么樣才能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這是消費心理學的內(nèi)容,從書地主要內(nèi)容,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知道這本書的一個大概的內(nèi)容。

  從全書的結構出發(fā),全書一共分為了18個章節(jié):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的定義以及現(xiàn)代心理學的發(fā)展狀況——我們把心理學正式定義為關于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的研究。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定義中的關鍵2部分:科學的,行為,個體,以及心理。第二章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講心理測量、人類和動物研究鎮(zhèn)中的道德問題等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比如實驗法,相關法等等。研究者運用實驗法:它們操作一個自變徽來觀察其在因變量上產(chǎn)生的效果。這種方法的目的在于明確一種強烈的因果關系,即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3我們的研究需要基于相關法。當力圖決定兩個變量、特質(zhì)或者屬性關聯(lián)到什么程度時,心理學家使用相關的方法進行研究。4關鍵術語是分析數(shù)據(jù),成為一個明智的統(tǒng)計用戶。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講的就是感覺、知覺、行為上的心理學基礎。分析了在生物學觀點之上的心理學基礎,比如軀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身體骨骼肌的動作,例如,請設想你在打字。手指在鍵盤上的運動,由軀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當你決定要敲擊什么鍵時,你的大腦發(fā)出命令要手指按鍵盤.1:的某些鍵。同時乎指給腦發(fā)回它們的位置和運動的信息.。如果你敲錯了鍵( thw),則體干神經(jīng)就會通知腦。由腦發(fā)出必須糾正的命令,只用零點幾秒的時間,你就能刪除錯誤并擊中正確鍵(the)。5第四章這一章將介紹經(jīng)驗的基本生理要素:感覺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結構—所產(chǎn)生的表示身體內(nèi)外經(jīng)驗的神經(jīng)沖動的過程。第5章將主要介紹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高級活動相關的過程,即知覺過程—是對感覺經(jīng)驗的確認、解釋、整合和分離。

《心理學與生活》讀后感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寫的一本經(jīng)典的心理學課本,全書主要講的是心理學與人們?nèi)粘I畹年P系。你想處理好日常生活中的關系,那么就主動學一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心理學與生活》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02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