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tǒng)traceroute命令怎么用應用實例
Linux系統(tǒng)我們需要跟蹤網絡數據包的路由途徑并得到數據包信息,可以用traceroute命令實現(xiàn),具體怎么操作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linux系統(tǒng)中traceroute命令使用詳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inux系統(tǒng)中traceroute命令使用詳解
1.命令格式:
traceroute[參數] [主機]
2.命令功能:
traceroute 指令讓你追蹤網絡數據包的路由途徑,預設數據包大小是40 Bytes, 用戶可另行設置。
具體參數格式:traceroute [-dFlnrvx] [-f<存活數值>] [-g<網關>][-i<網絡界面>][-m<存活數值>][-p<通信端口>][-s<來源地址>][-t<服務類型>][-w<超時秒數>][主機名稱或IP地址][數據包大小]
3.命令參數
-d 使用socket 層級的排錯功能
-f 設置第一個檢測數據包的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F 設置勿離段位 ----我也不知道啥是勿離段位,查了下沒查到什么信息^^
-g 設置來源路由網關,最多可設置8個
-i 使用指定的網絡界面送出數據包
-I 使用ICMP回應取代UDP資料信息
-m 設置檢測數據包的最大存活數值TTL 的大小
-n 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機名稱
-p 設置UDP傳輸協(xié)議的通信端口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 ,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
-s 設置本地主機送出數據包的IP地址
-t 設置檢測數據包的TOS數值
-v 詳細顯示指令的執(zhí)行過程
-w 設置等待遠端主機回報的時間
-x 開啟或關閉數據包的正確性檢驗
linux系統(tǒng)中traceroute命令實例
實例1:traceroute 用法簡單,最常用的用法
命令:traceroute www.google.com
說明:
記錄按序列號從1開始,每個記錄就是一跳,每跳表示一個網關,我們看到每行有三個時間,單位是 ms,其實就是 -q 的默認參數。探測數據包向每個網關發(fā)送三個數據包后,網關響應后返回的時間;如果您用 traceroute -q 4 www.google.com, 表示向每個網關發(fā)送4個數據包
有時我們 traceroute 一臺主機時,會看到有一些行是以星號表示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是防火墻封掉了 ICMP的返回信息,所以我們得不到什么相關的數據包返回數據。
有時我們在某一網關處延時比較長,有可能是某臺網關比較阻塞,也可能是物理設備本身的原因,當然如果某臺DNS出現(xiàn)問題時,不能解析主機名、域名時,也會有延時長的現(xiàn)象;您可以加 -n 參數來避免DNS 解析,以 IP格式 輸出數據。
如果在局域網中的不同網段之間,我們可以通過 traceroute 來排查問題所在,是主機的問題還是網關的問題。如果我們通過遠程來訪問某臺服務器遇到問題時,我們用到 traceroute 追蹤數據包所經過的網關,提交 IDC 服務商,也有助于解決問題;但目前看來國內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比較困難的,就是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IDC服務商也不可能幫助我們解決。
實例2:
traceroute -p 6888 www.baidu.com
輸出:
[root@localhost ~]# traceroute -p 6888 www.baidu.com
traceroute to www.baidu.com (220.181.111.147), 30 hops max, 40 byte packets
1 211.151.74.2 (211.151.74.2) 4.927 ms 5.121 ms 5.298 ms
2 211.151.56.1 (211.151.56.1) 0.500 ms 0.499 ms 0.509 ms
3 211.151.224.90 (211.151.224.90) 0.637 ms 0.631 ms 0.641 ms
4 * * *
5 220.181.70.98 (220.181.70.98) 5.050 ms 5.313 ms 5.596 ms
6 220.181.17.94 (220.181.17.94) 1.665 ms !X * *
[root@local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