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機硬盤怎么樣拆卸
想把自己臺式機硬盤拆卸下來清洗下!要怎么樣拆卸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臺式機硬盤拆卸方法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臺式機硬盤拆卸方法一:
應該說是組裝機與品牌機的區(qū)別
品牌機和組裝機都是通過各個廠家的各種散件組裝而成
主要有機箱、電源、主板、顯卡、內存、硬盤、CPU、顯示器、鍵鼠組成
只是品牌機是大公司組裝的有它的品牌,相對整機的整合性能會好點!售后服務會好點,但價錢貴!
組裝機只是按你自已的想法來選擇配置,這樣的機子比較適合自已,且性價比高!
就我自已幫別人合自己用的電腦就沒買過品牌機!
不在意錢的話買品牌機,要性價比高買組裝機!
臺式機硬盤拆卸方法二:
合并的線是數據線,要拆哪個拔哪個上的數據線和四線組成的電源插頭,然后卸下硬盤的固定螺絲,一般在兩邊的側面,共四個,然后硬盤就可以拿下了,擰硬盤固定螺絲一般需要卸下機箱側板的。
臺式機硬盤拆卸方法三:
打開機箱后,靠近機箱前面板黑黑的像個磚頭的就是硬盤啊,一般在光驅的下面,上面有兩種線,白色塑料接頭,上面有紅色黑色白色線的就是電源線,一般比較緊,要用力慢慢拔,那個寬寬的像寬松緊帶的扁線就是數據線,
記清楚方向哦,一般寬線靠近電源線的最外側那根是別的顏色,記得它是靠近電源插口的,不然以后再裝回去的時候就分不清了,先拔下電源線,再拔下數據線,拆掉兩側的螺絲,把硬盤從卡槽里抽出,注意觀察,因為有些機箱比較另類,可能還有其他固定卡,取下硬盤就可以了
相關閱讀:
硬盤邏輯結構
3D參數
很久以前,硬盤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人們采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盤。也就是硬盤盤片的每一條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區(qū)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Disk Geometry),即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扇區(qū)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尋址方式。
其中:
磁頭數(Heads)表示硬盤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盤片, 最大為255 (用8 個二進制位存儲)
柱面數(Cylinders) 表示硬盤每一面盤片上有幾條磁道,最大為1023(用 10 個二進制位存儲)
扇區(qū)數(Sectors) 表示每一條磁道上有幾個扇區(qū),最大為63(用 6個二進制位存儲)
每個扇區(qū)一般是512個字節(jié), 理論上講這不是必須的,但好像沒有取別的值的。
所以磁盤最大容量為:
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7.837 GB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盤廠商常用的單位:
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1M =1000000 Bytes)
在CHS尋址方式中,磁頭,柱面,扇區(qū)的取值范圍分別為0到 Heads - 1。0 到Cylinders - 1。1 到Sectors (注意是從1 開始)。
Int 13H 調用
BIOS Int 13H 調用是BIOS提供的磁盤基本輸入輸出中斷調用,它可以完成磁盤(包括硬盤和軟盤)的復位,讀寫,校驗,定位,診斷,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CHS 尋址方式,因此最大只能訪問 8 GB 左右的硬盤(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說明,均以 1M = 1048576 字節(jié)為單位)。
現代結構
在老式硬盤中,由于每個磁道的扇區(qū)數相等,所以外道的記錄密度要遠低于內道,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盤空間 (與軟盤一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硬盤容量,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盤。也就是說,外圈磁道的扇區(qū)比內圈磁道多,采用這種結構后,硬盤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尋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尋址,即以扇區(qū)為單位進行尋址。
為了與使用3D尋址的老軟件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軟件), 在硬盤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地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老式3D參數翻譯成新的線性參數。這也是為什么硬盤的3D參數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對應不同的3D參數,如 LBA,LARGE,NORMAL)。
擴展Int 13H
雖然現代硬盤都已經采用了線性尋址,但是由于基本Int13H 的制約,使用BIOS Int 13H 接口的程序,如 DOS 等還只能訪問8 G以內的硬盤空間。為了打破這一限制,West Digital和Phoenix Technologies聯(lián)合推出了EDD標準(BIOS Enhanced Disk Drive Services),它支持64位LBA,采用線性尋址方式存取硬盤,所以突破了 8 G的限制,而且還加入了對可拆卸介質(如活動硬盤) 的支持。
看了“臺式機硬盤怎么樣拆卸”文章的還看了:
4.怎么拆卸電腦主機
5.硬盤拆了還能用嗎
6.硬盤可以拆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