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職業(yè)生涯訪談報告
兩篇職業(yè)生涯訪談報告
訪談是管理咨詢獲取信息的一個常用方法。咨詢顧問通過與客戶組織中各類人員的接觸談話,能夠獲取客戶組織的重要的主觀問題,被訪談的人也感到他們在為項目作貢獻。下面是兩篇職業(yè)生涯訪談報告。
職業(yè)生涯訪談一:點石裝飾公司人力資源總監(jiān)葉娜
被訪人:葉娜
職位:點石裝飾公司人力資源總監(jiān)
工作時間:10年
采訪方式:電話訪談
問:做人力資源需要什么性格?
答:我還沒有非常認真地考慮性格和職業(yè)的關系。人的特點非常多,有些人比較喜歡去想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有些人很樂于與人交流溝通。我做人力資源基本是奔放型,有些人是安靜型。但是都能將人力資源做好,只要他熱愛這個工作。
問:您認為在公司里是您在影響公司管理者,還是公司管理者在影響您?
答:我想不是人力資源部影響他們,也不是他們來影響人力資源部,而是兩方面配合。公司的業(yè)務是最前線的,我希望在人力資源方面能夠最好最及時地配合業(yè)務的發(fā)展,為公司的業(yè)務提供非常好的人力資源的策略,培訓出優(yōu)秀員工去驅動業(yè)務發(fā)展。
在我的人力資源經歷中,曾經參與到公司業(yè)務中做過一個很大的單子。當時是總經理和一個客戶談判,我也一起去配合這個客戶,但是這個客戶在產品上非常挑,在我們用什么人去做技術支持方面也很挑,總經理去談也談不過。這時總經理讓我參與進來給客戶談。我從人力資源的支持方面談到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實力,使客戶能夠更深地接受了我們。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是自己是企業(yè)內部同事的一個業(yè)務伙伴,是和業(yè)務并肩同進的。人力資源經理需要了解公司的業(yè)務和自己的客戶,這樣在制定人力資源政策時就會非常有目標。
我們的人力資源部有一個總的方向,將人力資源的方向告訴各級經理人,給他們如何配備業(yè)務人員架構的建議。在北電每一個業(yè)務都有一個HR 的同事跟著他們走,對他們的業(yè)務和員工特別了解,經常參加他們的會議,建議他們怎么組織人員,甚至包括員工薪金和發(fā)展提供建議。
問:很多人都說,人力資源高管或這個職業(yè)的成功人士都多半是半路出家,似乎很符合您的職業(yè)經歷發(fā)展過程,您怎么評價這樣的說法?另外,對于半路出家立志從事HR的朋友,您有什么好的心得與建議。
答:首先:我不認為自己是成功人士,自己的人力資源的經驗僅僅限于外企,感覺和群里的朋友比仍然需要進一步學習。對于HR,我的理解這是一門行大于知的學科,實踐經驗的積累重要性遠大于書本知識,的確我接觸過的大公司的HR;DELL、TCL、IBM、可口可樂等經理總監(jiān)都是半路出家的。
對于剛剛如行的新朋友的建議: 1、一定要了解你所在行業(yè)的主流業(yè)務2、對多溝通、洞察能力很重要 3、始終要在公司總裁的高度處理事情,老板剛剛想到,你已經做好了并且拿出結果給他看,他能不重視你嗎 不要盲目相信HR書本上的理論,工作中一定要結合本企業(yè)的實際量體裁衣。這樣才能體現(xiàn)HR在企業(yè)中的價值。
人物訪談二:蘭州大學哲學系王林教授
被訪人:王林
職位:哲學系教授
工作時間:4年
采訪方式:電話訪談
1.您覺得老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建立什么樣的關系?我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名學生,希望能像朋友一樣自然相處,像長輩一樣尊敬。但是往往這種理想化的關系很難達到。您覺得雙方應當作出怎樣的努力?當然,這也不一定就被每個老師認可,也許就有老師會覺得老師就應當高高在上受人敬仰,抑或就如同普通朋友可以自然相處,請問您是怎樣看待的?
答:我認為作為老師首先要有對學生的一顆愛心,這樣才能主動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其次還要有淵博的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作為學生,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家長、對老師、對社會,同時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樣雙方就能相互理解,共同進步。正所謂“教學相長”,其實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雙向互動的。
2、同樣是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很平時常遇到的問題。怎樣平衡學生對聽課與生俱來的反感?您覺得應該怎樣授課?更進一步,您的為師之道是什么?
答:你說的反感是“與生俱來”,我不認同,反感作為一種感情,是慢慢培養(yǎng)的,往往要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當前的大學生不愛上課,特別是一些公共課,首先是收到當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許多大學生也有了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的心態(tài),坐不下來,耐不住寂寞,總想學些“快速致富”的本領,甚至幻想“一夜成名”;其次是課程安排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的課程很多是上級指定的,尤其對公共課來說,尤其如此,根本沒有或者很少傾聽老師和學生的意見,造成老師不滿意、學生不買賬;當然也有老師的因素,在實踐中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老師的課都不受學生的歡迎,那些學識淵博、風趣幽默、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老師,還是很受學生的擁戴的,他的課“上座率”就比較高,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的為師之道很簡單,也是做老師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誤人子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3、怎樣處理好大學時期的人際關系?怎樣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應該怎樣交朋友?如果朋友之間出現(xiàn)矛盾怎么辦?怎樣彌合?
答:大學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相比于中學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大學生跟社會有了比較多的接觸和了解,已經開始嘗試著融入社會,但因為缺乏必要的指導,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膚淺的,也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污染。就拿人際交往來說吧,一些大學生認為要想在學校站住腳,就要有靠山,就要有勢力,于是他們學會了拉幫結派,欺負弱小,而有些同學則學會了能忍則忍,逆來順受。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我認為首先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同時還要擦亮雙眼,明辨是非,堅持原則,遠離污濁。與人交往的能力只有在與人交往中才能提高,同時也要學習一些說話和演講的技巧,做到表意清晰,言談得體。交友要選擇對象,要交益友、諍友,避免交友不慎。還要注意和朋友的距離,不可過于親密,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可把交友當做主業(yè),更不能把交友當做工具。朋友之間出現(xiàn)矛盾是很正常的,也是難以避免的。當出現(xiàn)矛盾時,雙方都要保持克制和冷靜,因為年輕人容易沖動,喜歡意氣用事,甚至不計后果;還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學會寬容;有時候不妨來個“冷處理”,等大家都冷靜一段時間后,一切矛盾就冰消云散了。
4、老師或是將來工作后的上級,對學生、下屬他們抱有的不同看法或者頂撞,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答:老師和上級都不喜歡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特別是遭到頂撞。所以學生和下級都盡量避免這一點,如果有什么意見,可以通過委婉的方式提出,如果說服不了對方,可以借助他人,實在說服不了,那只能先保留自己的意見,按照老師和上級的意思辦,在實踐過程中再尋找合適的機會。
5、大學時期對人對事應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持怎樣的觀點?
答:有些大學生參加學生工作有自己的“小九九”,主要的還是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當前的一些獎學金制度也助推了這股不正之風。對于僅僅是抱著鍛煉自己能力的目的的學生,不應該批判,因為這本身沒有錯,而對于那些為了得到某個職位不擇手段,甚至造謠污蔑的學生,就要批判甚至懲罰,不能讓他們損害了學生干部隊伍的純潔性。學校不愿意把學生會的權力下放,主要是出于對學生的擔心,怕他們不善于管理自己,也怕他們的自主權大了,會鬧出什么亂子。這個方面,我認為短期內很難改變這種局面,學生只有按學校制定的規(guī)則辦事。
6、怎樣在大學時期更好的汲取知識,增長本領,豐富自己?您覺得哪些知識是必備的,基礎性的,或者對人的成長非常有利的?能否推薦一些書籍?您的大學時期生活是怎樣安排的?有什么興趣愛好?
答:大學時期學好知識固然重要,但我覺得提高能力更重要,比如與人交往的能力、抗打擊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遠比書本上的知識有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些名人并沒讀多少書,卻也做出了成就,主要就在于他們的意志品質。可以多讀一些名人傳記,從中學到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解決問題的智慧和能力。還要多跟社會上的人接觸,從實踐中學習。做一個有品位的人,這個話題有點大,我覺得多讀一些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書,甚至學一些養(yǎng)生之道,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都會很有幫助的。我的大學生活也不豐富,沒有什么成功的經驗,這些都是在后來的工作中悟出來的。
7、怎樣看待大學時所學專業(yè)與將來工作方向的問題?如果專業(yè)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符,怎么辦?抑或喜歡自己的專業(yè),而自己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并不好,怎么辦?另外,怎樣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工作相結合?
答:許多大學生對所學專業(yè)并不了解,也并非出于興趣愛好。如果專業(yè)與自己興趣不符,要么換專業(yè),要么適應專業(yè);雖然喜歡自己的專業(yè),而專業(yè)前景不好,這個也有兩條路,要么堅持自己的選擇,甘坐冷板凳,總有把板凳坐熱的那一天,要么換個熱門專業(yè)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把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只作為以后的業(yè)余愛好。知識和工作的結合,主要在實踐中磨合、修正、提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8、大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要具備哪些素質,應當注意些什么?換句話說,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把個人利益同工作和社會利益結合在一起?怎樣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
答:順應時代潮流,可以說永遠都沒有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都是適應了潮流,而不是“逆潮流而動”,所以要想做出成就,首先要了解所處的時代,以及時代的需求,然后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己,這樣才能既服務社會,又養(yǎng)活自己。當然時代在不斷發(fā)展,這也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去適應變化了的時代。在諸多能力素質中,我認為當前中國大學生所需的,首要的是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
9、我覺得學會看人眼色行事還是有必要的。有時候需要這樣去減小阻力。但是原則也是要堅持的。怎樣做才能更容易被人接受、認可?
答:這其實就要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了。每個人做事都有個“底線”,有些人有些事可以忍,但總要有個限度,到“忍無可忍”之時,就無須再忍。在個人的底線之上,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趨利避害”吧。
10、其實以上問題有很多都是我對未來生活的擔心,看了我的問題,您對我或者我們學生有什么看法?
答:這些問題可能一直都困擾著你或者你們,你想到了要解決,并嘗試著通過和老師的溝通來解決,這本身就說明你很善于思考,敢于直面問題,主動尋求解決,這種精神正是年輕人應該具有的,我們不要怕失敗,要大膽嘗試,也不要怕困難,出現(xiàn)一些困難時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我們正要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所以,我們可以樂觀的說,“讓困難來得再多再大些吧!”說句心里話,我很瞧不起那些因為受不了就業(yè)、考研壓力而自殺的學生,那是一種逃避,是懦弱的表現(xiàn),這種人遲早要被社會所淘汰的。每個時代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需要每個人去承擔,這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也是不容逃避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