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是什么
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是什么
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以來就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中國已經成了世界上信佛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希望你們喜歡。
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處中國四川省樂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1982年,樂山大佛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的構造
基本面貌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tài)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fā)髻105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zhàn)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佛閣”,宋時稱“天寧閣”??梢詮拇蠓饍蓚鹊纳窖律峡吹綆资幙籽?,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壯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
設計特點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沿大佛左側的棱云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里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頂。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雕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發(fā),共有螺髻1051個。遠看發(fā)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fā)現窟窿,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里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后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于“”被毀。
石塊發(fā)鬈
大佛頂上共有螺髻105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發(fā)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木質雙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后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排水系統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后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兩洞,由于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厘米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一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巖,而且比較干燥。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顯然,這是由于洞未貫通的緣故。不知道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
胸部殘碑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衡介紹,當時發(fā)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開洞一看,里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后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毀掉了。
樂山大佛的旅游景點
樂山大佛景區(qū)包括樂山大佛、靈寶塔、凌云禪院、海師洞、九曲—凌云棧道、巨型睡佛、東方佛都、佛國天堂、麻浩崖墓、烏尤山等。陳運和《樂山大佛》中詩稱“山是一尊佛 參拜,莊嚴雄偉 佛是一座山 仰視,氣勢崴嵬”。
凌云勝景
凌云山各峰上的寺宇,現在還保存的有棲巒峰的凌云寺和靈寶峰的靈寶塔。凌云寺規(guī)模頗大,大佛就鑿于離寺不遠的崖上。從這里可以沿一條鑿于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腳邊,在此憑欄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因為大佛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而被人們稱為大佛寺。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云山上,山更增色。
凌云山周圍還有東坡樓、競秀亭等亭臺樓閣。山上還有很多漢崖墓,有的懸崖深達十多米,周圍有精細的雕塑,里面還有陶傭之類的陪葬品,這是四川特有的古跡。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是著名的“九曲棧道”,是與修建佛像閃光燈同時開鑿的。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階,沿崖遷回而下,可到大佛腳底。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龕,遺憾的是它們的風化現象非常嚴重。繞過佛腳是位于大佛左側的“凌云棧道”。削壁穿洞,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懸崖絕壁間。棧道開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 約500米,與大佛右側 的九曲棧道一起構成一條回環(huán)曲折的旅游路線。
凌云寺是建于唐代,位于大佛頭部的右后方,俗稱大佛寺。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佛像時,寺宇又有擴建。唐建凌云寺,毀于元順帝戰(zhàn)亂,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明末又經毀。現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經多次修葺。寺門正中匾上集蘇東坡書“凌云禪院”四字。兩旁聯文是“大江東去,佛法西來”。此聯既使人有佛法莊嚴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還巧妙地將“大佛”兩字嵌于其中。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結構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風格,樓下新辟“海師堂”,塑有大佛發(fā)起建造者海通法師、以及繼任建造者章仇兼瓊、韋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靈寶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聳立在凌云寺后的靈寶峰巔,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錐體,磚砌而成,坐東向西,高38米,共十三級。塔體中空,內有石階沿塔軸盤旋至頂。塔頂為四角攢尖式。靈寶塔每級都開有窗眼。根據山川形勢,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還是作為三江合流處的標志。高71米的大佛是為了鎮(zhèn)水保平安,靈寶塔則作為航船標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過急流險灘,靈寶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標志,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樓是凌云山著名古跡之一,東坡樓也叫東坡讀書樓。位于棲鸞峰巔,系由樓、廊、亭組成的庭院建筑。東坡樓為歇山式單體木質兩重樓房。門額橫匾“東坡樓”三字是集黃庭堅手書而成,樓堂正中蘇東坡斜倚坐像。東坡樓正對臨崖處有一亭,即清音亭。在清音亭憑欄遠眺,江天悠遠,山清水秀。佛國天堂融古建筑、摩崖造像、雕塑、壁畫、彩繪為一體,景色優(yōu)美,仿唐式古建筑有天橋、天門、 天梯、云臺、云梯、三大寶殿等。
東方佛都
1994年5月建成開放。距樂山大佛僅一里之遙,是樂山大佛旅游景點佛文化的延伸、是樂山大佛景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在20萬平方米范圍內,集中仿制了國內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體延伸,采用摩崖圓雕、浮雕、雕刻、壁畫等表現形式,選用不同材質,有石刻、銅鑄、彩塑、墨玉等各類大小佛像雕塑。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川西,特別是樂山地區(qū)則流行一種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其特征是沿著淺丘,山谷的砂質巖層由人工鑿成方形洞穴,然后安葬遺體和殉葬品。從外部看去,是一個個神秘的山洞。這種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麻浩崖墓早年就以規(guī)模大,畫像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各墓之冠”。該漢代墓群于1988年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尤寺
烏尤山即古離堆,相傳為秦時蜀郡守李冰開鑿,以“避沫水之害”。烏尤山與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濱,四面環(huán)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烏尤山因孤臥江中,好似一頭烏牛,故又名“烏牛山”,相傳宋代詩人黃庭堅至此,嫌其名不雅,而見山上古木繁蔭,便更名“烏尤山”。 山上有創(chuàng)建于盛唐的烏尤寺,和凌云寺毗鄰,兩山之間隔一水,有吊橋相通,和凌云山合成一個完整的風景區(qū)。山上有烏尤寺,建筑順山勢設計,曲折高低,玲瓏雅致,別具一格。除了佛殿以外,還有曠怡亭、聽濤軒、爾雅閣等精巧建筑。現存廟宇系清以后的建筑,是四川省內保存較完整的寺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