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的飼養(yǎng)
小熊貓的飼養(yǎng)
肥大,全身紅褐色。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那么小熊貓的飼養(yǎng)有哪些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帶你看看小熊貓的飼養(yǎng)。不過下面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
小熊貓的飼養(yǎng)
一、 小熊貓的獸舍
1、小熊貓應飼養(yǎng)在有能控制溫度的獸舍與之相通的活動場內(nèi),能夠隨時自由進出活動場與獸舍。活動場的四周可以使用網(wǎng)、圍墻、壕溝、柵欄或玻璃等隔離。所選擇的建筑材料不能危害動物的健康,影響動物的安全。
2、小熊貓善于攀爬,但不善跳躍,用壕溝圈養(yǎng)較好?;顒訄龅拿娣e至少40平米,圍墻高2m。
3、因為小熊貓吃草,在活動場內(nèi)一半的面積種草,其余的地方放一些石塊、木樁,栽一些樹和灌木,修幾個水池,為其提供一個多樣的環(huán)境。
二 、飼養(yǎng)
1、竹子是小熊貓必需的飼料,每只日量不應少于200g竹葉。小熊貓也吃草,這些草是竹子最好的輔料。其它的竹子替代品在飼喂前應小心檢查是否適口、易消化和富有營養(yǎng)。
2、小熊貓的其它食物(饃或餅干)應富含纖維素、低膽固醇和脂肪,每只體重5-6kg的小熊貓每天吃饃或餅干145-200g。
3、在一般情況下,不給小熊貓喂粥。所有的食品都必須新鮮質(zhì)優(yōu),在氣溫高的時候要防止食品變質(zhì),氣溫低時要防止食品未解凍喂給。同時必須重視小熊貓冬春和夏秋食物能量的調(diào)劑。
小熊貓的外形特征
小熊貓軀體肥壯,身上被有粗的長毛。體長40~63厘米,尾長為體長的一半以上,體重一般約為5公斤左右。頭部短寬,吻部突出,圓臉,頰有白斑。眼睛前向,瞳孔為圓形。鼻端裸露,皮膚表面顆粒狀。耳大而直立,向前伸。耳廓尖,耳內(nèi)有毛,耳基部外側(cè)生有長的簇毛。四肢粗短,后肢略長于前肢,前后肢均具五趾,蹠行性。足掌上長有厚密的絨毛,蓋住蹠墊。爪彎曲而銳利,能伸縮。尾粗長,不能纏繞物體,尾上帶有深淺相間的環(huán)紋。
成體毛色:小熊貓成獸全身被有紅褐色粗的長毛,但有的個體在臀背部有鮮亮的橙黃色毛尖,絨毛灰褐色,甚為豐厚。鼻端、眼圈為黑褐色,胡須為白色。嘴周圍,鼻上部、兩頰、眼眉上都有白斑。頭部前額為棕黃色或淡黃棕色。耳殼外緣及耳內(nèi)長有白毛,耳背黑褐色,耳基部外側(cè)有一簇白色長毛。頸下及腹部為黑褐色,腹部毛短,色稍淺。四肢和足掌都為黑色,足底有黃色絨毛,蓋住蹠墊。爪為乳白色。尾毛粗短而蓬松,上有紅褐、黃白、或紅褐、黑褐色相間的環(huán)紋。尾端為黑褐色。小熊貓的毛色無冬夏毛的差異。
幼體毛色:初生幼體毛色較淺,為灰黃色,絨毛蓬松。頭部白色,沒有臉斑。耳朵前面白色,耳背黑褐色。四肢色較深為褐灰色。尾灰白色,不顯環(huán)紋。數(shù)日后毛色逐漸變深,體背上棕黃色的針毛逐漸增長,四肢變?yōu)楹诤稚?。頭臉部色較淺,沒顯臉斑。約一個月后,尾環(huán)才隱約顯出。至2個多月后,幼獸臉斑逐漸與成獸相似,耳基部長出簇毛。伴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當年秋季幼獸逐漸長出紅褐色的長針毛,雜于蓬松的灰色絨毛之中。至冬羽幼獸的毛色就與成獸一樣了。
頭骨:整個頭骨輪廓高而圓。鼻吻部較短,鼻骨明顯向前傾斜。額骨高而隆起,中央略凹下??糸g距較寬,具眶后突,幼年個體眶后突不太明顯,越老的個體眶后突越突出。顴弓粗大,后端顯著向上拱起,頜關節(jié)強化變大。矢狀嵴一般不發(fā)達,只有年老的個體才有,嵴前部低呈棱狀,后部薄而高。腭骨成拱形,前端比較平緩,中段穹形,后段低斜,中間有一縱狀溝。腭骨向后延伸,超出最后一個臼齒后緣。在翼碟骨基底部,卵圓孔與圓孔之間,內(nèi)部有一通道,稱為翼碟骨溝管。此為小熊貓頭骨上的特征之一。該特征在大多數(shù)頭骨上兩側(cè)均存在,但也有個別頭骨上,只一側(cè)有,而另一側(cè)缺乏的現(xiàn)象。聽泡不發(fā)達,稍呈膨脹,外耳道長長管狀。副枕突顯著長于乳突。下頜較短,約為顱全長的三分之二。冠狀突高,關節(jié)突強,角突大而低。
牙齒:門齒有3對,中間2對小,外側(cè)一對較大。犬齒呈圓錐形,上犬齒內(nèi)外側(cè)各有二條縱溝,下犬齒各有一條。前臼齒與臼齒為低冠型,多尖齒。上頜第一前臼齒常缺失,第二前臼齒小而尖銳,中間的一個齒尖極為突出。第三、四前臼齒都比較寬大;外側(cè)有3個齒尖,中間一個齒尖較高,前后二個齒尖較低。內(nèi)側(cè)也為3個齒尖,但與外側(cè)相反,前后2個齒尖較高,中間一個齒尖低而小,第四前臼齒無裂齒的明顯特征,其構造與第一臼齒相似,但較小,臼齒每側(cè)有2個,第一臼齒大于第二臼齒,咀嚼面寬,橫徑大于直徑。每個臼齒有4個齒尖,并有若干由齒帶所形成的小尖(附尖),下頜第一前臼齒很小,前臼齒與臼齒形成狹長,直徑大于橫徑。
小熊貓的生活習性
平日棲居于大的樹洞或石洞和巖石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樹的蔭深處睡覺。睡時好把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住頭部,以尾覆蓋在身上。有時兩腳下垂高臥于樹枝上。善于攀爬,往往能爬到高而細的樹枝上休息或躲避敵害。由于它腳底長有厚密的絨毛,因此也適于在林下滑濕的苔蘚地、或巖石上行走。走路時前足內(nèi)彎,步態(tài)蹣跚,與熊相似。平時行動緩慢,性情較為溫馴,很少發(fā)出叫聲。聽覺與視覺較遲鈍,嗅覺也不特別靈敏。一般單只或成對或集小群活動。無冬眠習性,下雨、雪時多在巖石縫隙中或大樹樹蔭深處躲避雨雪。
喜食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各種野果、樹葉、苔蘚、以及捕食小鳥或鳥卵和其它小動物、昆蟲等,尤其喜食帶有甜味的食物。在它們活動的地方,常見有許多草綠色的糞便,與浣熊一樣頗愛清潔,在固定地點排便。取食后有用掌揉擦嘴臉或用舌頭把嘴邊添洗干凈的習性。
天敵有青鼬、豺和金錢豹等。
看過“小熊貓的飼養(yǎng)”的人還看了:
2.大熊貓為什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