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硯臺收藏鑒定方法
古硯臺收藏鑒定方法
喜愛收藏的人,總少不了收藏一些古硯,那么你們知道古硯臺的收藏鑒定方法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古硯臺收藏鑒定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古硯臺收藏鑒定方法
石質(zhì)辨?zhèn)?/p>
端硯居于四大名硯之首。由于石質(zhì)名貴,自唐以來一直被歷代名人推崇,因此仿冒端硯與仿冒書畫一樣歷代有之。制硯者往往用其他地方的或類似端石的石頭進行仿冒。從表面上看可謂以假亂真,但仔細撫摸卻相差太遠。端石,石質(zhì)細膩,堅實滑潤,天然石品眾多,象石眼、魚腦凍、金銀線、蕉葉白等,其它硯石無法比美。鑒別時可先用看、摸、敲、洗、掂的方法進行。然后對石質(zhì)的紋理進行再識別,就不難看出端硯的真假了。
雕工辨?zhèn)?/p>
雕刻精美是否是體現(xiàn)古硯價值的重要標準,各朝代的硯雕形式和風格都有所不同,所以,對一般雕工或仿名家雕工,進行鑒別時,必須先了解各時代名雕工的情況,從硯的雕刻風格與硯的時代相比較以確定真?zhèn)?。唐宋時期雕刻工藝粗曠豪放,簡潔古樸。到了明代硯雕的裝飾指導思想發(fā)生了極大變化,以藝術(shù)裝飾為主,而清代硯雕注重精美稚致。以新硯冒充舊硯,筆者認為應(yīng)從硯的式樣、圖案、款銘、包漿等方面進行,辨別硯的風格和地區(qū)流派。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如果能對明清時期的硯的風格特點有相當?shù)恼莆眨敲醋鱾蔚?ldquo;古硯”就會被識別出來。
銘文辨?zhèn)?/p>
硯銘的真?zhèn)伪鎰e首先要掌握銘刻者的個人風格,包括其書畫書法水平的高低。人品學識以及硯銘的文辭款式是否與時代風格一致。如果不能掌握銘刻作者的基本情況,也應(yīng)將硯銘置于當時的環(huán)境中來辨別。其次是對雕刻的手法,下刀的角度和刀痕的鑒別看與時代風格是否相符。會不會是后加款。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硯有硯銘無印款,印款自明代才出現(xiàn),如宋硯出現(xiàn)鈐印就不攻自破了。
傳世的硯上銘文,特別是名氣大的政治家、書畫家、學者的硯上銘文,被假冒的很多。識別不僅要豐富的經(jīng)驗和閱歷,而且還應(yīng)有較豐富的文史知識和揣摩比較的功夫。
裝飾辨?zhèn)?/p>
對硯的裝飾辨?zhèn)危饕侵赋幭缓湾\套之類的辨?zhèn)?。我們雖然能從硯匣和錦套上為識別真假提供一定的依據(jù),但只能作次要依據(jù),據(jù)筆者考證:考究的硯匣里面的硯臺不會太差,硯匣在明末清初時代盛行用紫檀木或紅木制成,匣內(nèi)壁用黑色的推光漆,做工十分考究。而明代初年至明中期的硯匣最大特點是在匣正面上方嵌有玉牌飾物等。
除以上辨別的四個方面外,對于古硯的真?zhèn)伪鎰e還應(yīng)該仔細推敲其“包漿”。包漿是依附在硯表面皮上的一層自然光澤,此光澤并非短時期內(nèi)能夠形成。而是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硯石的自然老化和人們的日久摩挲而形成的。它也是判定硯的新舊,年代久遠程度的重要依據(jù)。由于古硯傳世陳年歷經(jīng)研磨使用,包漿自然瑩潤、古樸、豐腴滿手。如果是仿冒的古硯,做假的包漿依附在硯面上深度不夠,而且光澤都過于明顯,感覺生硬。
古硯臺收藏鑒別方法
隨著國內(nèi)收藏者對古硯價值的認可,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得到提升。那么,如何鑒別古硯的價值?記者采訪了山西古玩城“康園”的主人老康,他建議,古硯的收藏和鑒賞可以從質(zhì)地、工藝、銘文、品相、裝飾等方面分析。發(fā)現(xiàn)一方好硯臺,需要專門的知識進行判斷,也可通過觸感來判斷。
首先是看其外形。硯臺需要經(jīng)過清洗才能辨認。古硯的硯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石材的天然紋理,也難以斷定其年代和品相。看外形,重點在于看硯臺的品相、工藝、銘刻、質(zhì)量、裝飾與新舊等。而造型品相則一般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為上品。
其次是觸其石,可以用手觸摸古硯體會其質(zhì)感。如果感覺光滑,說明石質(zhì)較好,如果觸感粗糙,則意味著石質(zhì)較差。好的石質(zhì),可以讓硯臺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輔助書寫。所謂“夏天儲水不易腐、冬天儲水不易冰”,正是好硯標準。還可用手掂量硯臺輕重,如果大小相似,硯石重的結(jié)實致密,尤其對于歙硯而言,密度重量是重要考查因素。
最后是聽其聲,五指托空硯臺,輕輕擊打硯面。如果是歙硯,清脆的“嘡嘡嘡”金屬聲者為上品。此外新硯當中也有精品,可通過看、觸、聽等多種方式體會辨別,相對而言較容易把握。此外,除了硯臺本身作為文化的載體,硯臺的文化附加值也被高度重視,包括是否有銘刻、裝飾、名家背景等。
古硯臺收藏鑒定方法相關(guān)文章:
2.古代硯臺收藏價值